台東》有河,鹿野 20/05/05 20:15 . 分類/花蓮之外 . 1 這人不是我。 只是想不到也有人也喜歡這裡, 在我的秘密基地。 中興崗哨 (這人不是我,只是想不到有人和我一樣,也喜歡這裡!) 這裡隔著鹿野溪,可以一覽無遺列車跨溪而來, 都蘭山美人側躺在眼前, 而那個「到不了的車站」就在溪那一頭。 這幾年若不趕路,路過時總習慣彎了進來, 喜歡這份帶點孤獨遺世的感覺, 偶而會遇上一、二個鐵道迷在此留連, 但,不曾看見有人願意坐下來,靜靜地吹風。 「中興崗哨」小檔案: 位於鹿野站南,曾因防止鐵道遭破壞而有軍駐紮的崗哨,約在2、30年前撤離後閒置, 花東鐵路拓寬工程及改線後,現在路線在此分歧, 後來房舍屋頂改建為瞭望平台,規劃為鹿野環鄉自行車道之休憩點,視野佳。 後來,開始喜歡在這溪兩岸閒晃, 從台九線彎進稻葉產業道,在樹林裡前行。 過了墳頭林立的小丘,景色轉成綠波相送, 離開人間的溫暖,到杳無人煙處, 在山裡,想要的和想念的一切終歸單純化, 我一邊按下車窗,一邊機械似地踩踏油門, 在涼風裡,享受天大地大的荒寂感。 百年福音老教堂 一種邊陲的心境, 以及可供心境釋放的一塊空間。 腦子持續空白, 決定一陣子不管網站,也沒打算寫任何文章, 想暫時離開、流浪, 放縱自己像個無頭蒼蠅到處遊蕩,但不全然因為疫情, 但放空一直很難⋯。 山里車站 幾年過去,我一直沒說的這小村落, 過了一些時日再來, 這裡的生活又歸於寂靜,依然平淡如水, 只是小站粉了新容顏。 (幾年前曾大量出現在一些報章媒體。) 這到不了的風景陪了我幾個寒暑, 總默默地承載我起伏不定的情緒,尤其是2020年。 多年以前的「山里」: (攝於2011年,現在這寧靜小站配合花東鐵路電氣化,也重新拉皮粉修。) 「山里車站」小檔案: 民國70年代,因應花東鐵路拓寬工程及改線, 台鐵裁撤初鹿、嘉豐、賓榔3座車站,71年6月成立山里車站; 山里盛產相思樹,阿美族人初到山里時就以阿美族語「Galiduwu」稱呼,台灣光復後改稱山里。 山里車站配合花東鐵路電氣化進行改建,於2013年8月完工。 「山里」的稻浪總是溫柔的, 輕輕的。 年紀越大,想做的夢想越刪越小越少, 但流浪這夢想卻不曾少過, 然而,有「流浪」的念頭大多是又到了想找時間和自己獨處的時候, 那份自由、灑脫,不受約束的感覺,讓人難忘、很享受。 此時,我看著鹿野溪匯流進卑南溪,再一路向南, 四月的溪水清澈見底,想必冰冷, 利吉惡地的寂寥是背景。 相片無法捕捉眼前的開闊, 以及它帶給人那無與倫比、沈穩的震撼。 想起幾年前初到「山里」, 那滿野金黃的記憶⋯, 即便物換星移,當時心情一直都在,存在這空氣裡。 「不再寫一五一十交代的那種遊記了!」 遊記總有一天會過期, 在網路充斥著宛如複製貼上或崁入的這當下,更是快速, 多寫一篇,都讓我感到累贅, 一直只想寫寫心情就好,就和從前一樣, 我打定了主意。 「你又跑去哪了?」 手機突然跳出訊息,朋友LINE的, 是這一天,我在浪跡寄滄洲的卑南溪旁, 收到世界繼續運行的問候! (ps. 此篇的山里與花蓮的「山里」是不同的。) 留言1 *姓名:: 網站:: *留言如下:回覆悄悄話給版主 POS達人 | 22/09/04 19:55 構圖真漂亮 回覆 |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