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旅人誌

打開選項

河川》七腳川的兩端(田野白天版)

30歲之前,在七腳川溪的兩端各住過,
剛來花蓮的頭二年,
就租房子住在市區的大樓,離七腳川不遠,
過了兩年,還是覺得住在大樓裡並不是我想住的花蓮,
毅然搬來山邊的太昌,
每日寧願依著七腳川往返也甘之如飴。

一個20幾歲的人那時幾乎什麼都沒有,
沒有什麼不能放手也沒有什麼真能夠抓住,
可以留,也可以隨時走,
這一切看起來那麼接近自由,覺得像溪一樣。



搬來靠山這頭,
四周多是田野風光,與市區那頭的城市風景兩異,
不僅如此,時常車騎過了「三十米路」(花蓮人習慣稱中央路為「三十米路」),
太昌這頭就飄起午後小雨,
夜裡的空氣也比市區冰涼潮濕一些,
「三十米路」(中央路)自此在我心中,
成了離開人群的分界線,城鄉的分野。

但兩年過去,又再次回到人群裡,搬回了市區,
和友人一同組個聯合辦公室,工作室就設在溪邊。
也在離七腳川不遠的巷弄裡定居了下來,
離溪出海口僅十分鐘路程…。

親山線自行車道




幾年過去,溪岸馬路邊原本多棵麵包樹已換成一棟棟樓房,
溪並沒有如我所想的那般自由,
築起水泥牆,還疏濬整治馴化了幾番,
但還是找得上幾分悠閒。

現在,
心血來潮時,不自主地騎著機車沿著溪晃一圈,
假日也常迫不及待地騎腳踏車回來「太昌」,買個早點,
然後順著七腳川,邊騎邊吃邊咬,
再把這一片田地好好地聞一聞,
往前望去頭頂上有大山,腳下有川。



到了十月,溪兩岸的台灣欒樹花開,
就沿著步道找座橋頭,拿起手機隨手拍上幾張照…。
(延伸閱讀:七腳川溪畔,台灣欒樹盛開

然而,偶然回想起那段到處移動的時光,
白天工作,到了晚上和原民好友暢飲打屁聊天,
沒有想過我要什麼,
那是年輕難得樂不思蜀的暢快日子,
應該是人生中最自以為是的時光。


回憶的溫度在某些時刻總能適時地暖和我們,
更甚者,煥發日常瑣碎的頹喪。

七腳川溪還是有兩樣風情,
你若沿著她,似乎可以得到一丁點在花蓮生活的感覺,
其實只要一點點就足夠,
當我戴上新配的老花眼鏡。(下篇未完待續。)



七腳川溪(吉安溪)導覽圖:

七腳川溪(又名吉安溪),在地圖上稱為「吉安溪」,
名字由阿美族語而來,是柴薪很多的意思。
具有疏濬防洪之效,上游起自慈雲山,橫切吉安鄉後,
橫亙花蓮市與吉安鄉間的主要河川分界河川,於南濱公園南端入海。
溪兩岸現在各闢了車道與自行車道,
可從山邊到海邊,其間隔著幾座小橋,
但也因此,管轄單位不同,兩側車道風格也不同。



延伸閱讀:


山邊的小市場

離花蓮市區並不遠,
但自成一個小生活圈,有別於市區的鄉村氣息,
大清早,總抬起頭就能看到一大片的山,
喜歡這「悠然見南山」的怡然自得。

出門放風,七腳川(2007)

七腳川溪,又叫吉安溪,
是花蓮市與吉安鄉的分界線,
一條流過花蓮人記憶的生命之河,
因為一個必要的理由,最近開始常往返這裡。


留言

確定

  1. 娟 | 23/11/28 16:07

    前幾天和朋友吃飯才在感嘆時間
    想不到版主也是,
    一定是秋天的關係!

12345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