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摘》從一個1957年美國大兵開始的探索之旅。 14/10/07 20:34 . 分類/花蓮週記 . 在一、二年前, 網路上流傳了一些1957 到 1958 年間的台灣照片, 由一個當時駐防在台灣的美國大兵拍攝的, 那些照片可看到與現在大不同的早期生活樣貌。 早期的台灣,那個戒嚴的年代, 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 大都只能透過零碎的照片、以及長輩口述拼湊出樣貌, Tom Jones 的照片填補了一些空白,解了對於這年代想像的渴。 湯姆瓊斯 Tom Jones 早期在美軍服役, 於 1957 到 1958 年間隨著美軍顧問團來台駐守台灣發射站, 他以外國人的眼光,拍下大量 50 年代的純樸台灣, 在 2006 年將這些半世紀前的照片,分享到 Picasa 「1957-58 Taiwan」 相簿。 Tom Jones 「1957-58 Taiwan」相簿: https://picasaweb.google.com/TomJones96/195758Taiwan (日積月累,相簿裡每張照片也留著不少網友們的足跡。) 那個照片開始轉成彩色的年代, 看似百無聊賴的風景畫面,貼近生活的建築、街景, 過了半世紀後卻顯得格外珍貴, 衣著相當簡單,許多小孩甚至光著腳跑來跑去, 儘管貧困,從他們的眼神和臉龐,看的出那是個純真年代。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美國決定重新資助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而美軍顧問團正是美國軍事援助的一部份。該美軍顧問團的正式名稱為「美國軍事援助技術團」(Military Assistance and Advisory Group)。後來美軍顧問團亦於台北,台中,屏東等地興建了美軍招待所,提供美軍渡假。 摘錄幾張他們騎著偉士牌, 環島到東台灣的照片(照片版權歸 Tom Jones 所有): (↑ 準備出發環島!Vespa偉士牌與lambretta摩托車。) (↑ 台北往宜蘭的道路。) (↑ 宜蘭 蘭陽平原。) (↑ 蘇澳的小學生。背景是公路局蘇澳車站。) (↑ 遠方的烏石鼻。) (↑ 東澳灣。) (↑ 1957年的蘇花公路。) (↑ 東部鐵路以前只通花蓮港~台東,而且是 762mm 的「五分車」,直到 1970 年代尾才拓寬、與北迴鐵路接軌。) (↑ 站名寫的是「鹿野」) (↑ 台東太麻里海岸。) 是啊,知道那個年代的艱辛,我們父執那一輩的年代有了一些畫面, 常和人說,其實我想追這「離自己開始有記憶不遠的那個年代」的記憶, 那年代的人漸漸老了…, 該想辦法為這些「還活著的人」保留些記憶, 至少人都在,那保留下來記憶有了存在的意義。 ------ 後來,最近也有人沿著 Tom Jones 走過的路, 仔細推敲考究,來一場今昔對照,為這些照片添色許多, 也讓人看了很過癮。 相簿: https://plus.google.com/photos/101474176194116180764/albums/5796837659443500705 (感謝Cherry Ho及If Lin的拍攝整理) 留言 *姓名:: 網站:: *留言如下:回覆悄悄話給版主